中共鄂州市委
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
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州发〔2022〕10号
各区委,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办委局,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现将《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鄂州市委
2022年5月26日
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
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通知》(鄂发〔2022〕7号)安排,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具体安排,是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的有力抓手。全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在基层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在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基层第一线汲取群众的智慧,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在基层第一线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为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凝聚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工作原则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找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不以干部主观臆断代替群众意愿,不以部门常规工作代替群众呼声,变“党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
坚持基层工作导向。把深入基层作为党员干部的本职,常下基层、真下基层,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发现、思路在一线研究、成效在一线检验、作风在一线转变,推动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现场解决问题。
坚持求真务实作风。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层级、资源调配能力以及各单位分管联系的工作,聚焦服务对象需求,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一对一解决问题,多做群众有获得感的实事,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坚持营造良好环境。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活动内容
(一)党员干部下基层
把下基层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点,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服务对象、生产一线和基层单位,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1.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机关大讲堂等平台载体,围绕省委关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和市委有关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对照宗旨意识,问初心问担当,边查边改,立改立行,以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助推鄂州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2.扎实推进下基层工作。市、区(包括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下同)“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把所联系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作为下基层的对象,着力解决2-3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继续做好包联村(社区)、企业工作,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和服务领域分别牵头联系1-2家基层单位或联系点,没有明确联系对象的可以联系本单位本系统的基层单位,着力解决1-2件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3.完善落实下基层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店小二”意识,打造“双千”活动升级版,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双认领、双评价”机制,扎实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履职尽责,积极参与所在单位和联系社区安排的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二)深入群众察民情
把察民情作为下基层的着力点,推动党员干部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需求,汇聚群众智慧,把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转化为党委和政府解决困难、改善群众生活的实事好事。
4.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市、区“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要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全面了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社会风险隐患等,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充分听取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对本单位本系统本领域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多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向单位党委(党组)报告有关情况。要把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结上来。(牵头单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5.动态管理“三个清单”。市、区党委常委会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每月要专题研究察民情情况,梳理形成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研究确定服务群众的任务清单,及时总结任务落实的效果清单,并通过门户网站、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清单要动态调整并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倒排时间节点,实行销号办结,确保问题清单“详实”、任务清单“扎实”、效果清单“真实”。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认领、抓好落实。(牵头单位:市督考办)
(三)千方百计解民忧
把解民忧作为下基层的关键点,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为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6.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权益保障等问题,继续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实施“十大攻坚任务”,持续推进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满足群众更深层次的生活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7.着力解决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难题。围绕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以“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我市纾困帮扶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继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持续完善“好差评”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线索大征集,不定期组织暗访调查、专项检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8.着力解决基层单位的服务能力问题。针对当前基层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服务效能不足等现实问题,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到基层,做强街镇、夯实村(社区),切实补齐基层在基础设施、干部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持续增强基层动员、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艰苦复杂地方、吃劲负重岗位墩苗磨练,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本领。(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四)用情用力暖民心
把暖民心作为下基层的落脚点,始终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上。
9.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大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深入推进共建家园“十大工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努力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动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
10.突出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以农村监测户、独居老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人员、身体残疾、精神障碍等七类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为重点,常态化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献爱心等活动,切实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落实好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11.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依托市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及各地各部门多样化宣讲队,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分众式、互动式宣传宣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围绕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增强群众永跟党走、开创美好生活的信心。(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四、实施步骤
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从现在开始,至2022年12月底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5月下旬)
召开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实践活动。各地各单位要研究制定活动细化方案,进行动员安排,明确责任领导、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各地各单位实施方案制发前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考核组审核。
(二)全面开展阶段(2022年6月)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活动细化方案,倒排时间节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组织本地本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每月梳理研究本地本单位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确保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群众有获得感的成果。
(三)持续深化阶段(2022年7月至10月)
各地各单位结合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问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强化跟踪问效;要深入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加强正面宣传和负面曝光。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1月至12月)
各地各单位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对经验成果全面总结提炼,对短板弱项开展查漏补缺,推动提质增效、建章立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践活动由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指导考核、材料简报、宣传报道、作风监督等五个工作组,负责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宣传报道、督办落实等工作。各级党委(党组)是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践活动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示范带动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工作的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叠,防止扎堆下沉。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要组织代表委员在融入实践活动中更好履职尽责,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推进抓好落实。
组织部门和督查考核部门要把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述职内容和各地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宣传部门要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纪律监督,强化跟踪问效。
(三)确保工作实效。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下基层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巩固拓展实践活动成果,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跟踪督办,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成效的重要标准,开展效果评估,加强情况通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创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经验基础化,确保活动成效经得起群众和实践的检验。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