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教育督导】关于鄂城区202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情况通报

日期:2023-04-1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7]18号)、《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鄂政督[2018]4号)、《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编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的通知》(鄂教督室函[2021]10号)和《鄂州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规划的通知》(鄂州政办函[2021]38号)等文件精神,实现我区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跨越,确保我区义务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教育督导室组织相关责任督学,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资源配置(7项指标)、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教育质量(9项指标)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督导评估,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估情况

  我区(不包括临空经济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包括教学点)87所,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64078人,其中小学生44547人,初中生19531人。评估结果显示,目前,我区义务教育还处于均衡发展阶段,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及标准》的规定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资源配置方面

  资源配置评估有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校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目前我区学校具体情况为:

  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我区有15所小学和1所初中未达标。具体情况为:三山教学点3.33,塔桥教学点2.4,王边小学2.48,王寿小学3.40,凤凰小学3.94,桂花小学1.16,神州小学2.46,新建小学2.52,华山小学2.88,五里墩小学4.18,东城小学0,洋澜小学3.08,洪港小学3.56,实验小学本部3.99,东方红小学3.47;泉塘中学4.98。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小学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初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我区有58所小学和14所初中未达标。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

  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小学课程为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的教师数之和,初中课程为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的教师数之和)。我区有5所小学和8所初中未达标。分别是:南塔小学0.52,百子畈小学0.51,洪港小学0.44,实验小学本部0.70,实小恒大分部0.41;汀祖中学0.81,花园学校初中部0.88,市一中0.59,市三中0.71,五中0.58,市八中0.56,石山中学0.46,育才中学0.69。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

  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是指学校中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面积之和)。我区有18所小学和6所初中未达标。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场馆面积是指学校中的体育馆面积和运动场地面积之和,运动场地面积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我区有30所小学和8所初中未达标。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 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值是指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实验等仪器设备的资产值)。我区有61所小学和9所初中未达标。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网络多媒体教室是指接入互联网或校园网、并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等多媒体教学内容向全体学生展示功能的教室)。我区有44所小学和8所初中未达标。

  8.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我区小学0.475,高于0.45,未达标;初中0.371,低于0.45,已达标。

  (二)政府保障程度方面

  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15项指标均要达到要求。我区具体情况为:

  1.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已达标。

  2.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已达标。

  3.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城区学校均没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此项任务差距巨大。

  4.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主城区有5所小学和4所初中未达标:实验小学(本部)4432人、洋澜小学2340人、东方红小学2101人、新民街小学4023人、吴都小学2442人;市一中2709人、市五中2432人、市八中3238人、石山中学2157人。

  5.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我区主城区小学和初中分别还需配备140个班和28个班。

  6.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已达标。

  7.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已达标。

  8.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工资绩效总量:已达标。

  9.教师五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已达标。

  1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已达标。

  11.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已达标。

  12.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已达标。

  13.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已达标。

  14.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已达标。

  15.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已达标。

  (三)教育质量方面

  教育质量评估有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9项指标均要达到要求。我区具体情况如下:

  1.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已达标。

  2.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已达标。

  3.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已达标。

  4.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由于疫情原因,教师培训采取网络学习方式,所以近年的培训经费未达到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

  5.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加强实操,可以达标。

  6.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资料完善,可以达标。

  7.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资料完善,可以达标。

  8.无过重课业负担;资料完善,可以达标。

  9.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III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2022年秋鄂城区期末质量监测成绩分析报告》显示,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25%未达到III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较大,高于0.15。此项指标完成有难度。

  (四)社会认可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义务教育社会认可度未达到85%,主要表现在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督导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各单位、各部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法定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稳步推进。根据创建时间跨度长、指标系数多、达标任务重、学校差异大等实际情况,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线”,左右“即时通”,形成快速高效的创建新机制。

  2.压实创建责任,强化督导考评。各单位、各部门、各学校要强化主体责任,积极担当作为,主动解决难题,补足薄弱环节,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大校额、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骨干教师流动不畅等制约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坚持严格把关不放松,落实标准不走样,执行程序不变通,切实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每年的创建计划,对照国家标准,开展全过程全范围的专项督导评估,对创建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执行标准不严格、推进过程中搞变通等,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优质均衡发展整体进程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3.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满意程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网络、校园网站等宣传平台,加大对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的综合宣传和政策解读力度,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认识,在全区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大力宣传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倡导正面舆论导向,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积极推介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提高社会认可度和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鄂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3年4月13日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