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中心学校、各高中,各划转市直中小学:
为坚决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推动县域教联体建设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鄂教基(2022)7号)、《鄂州市教育局关于推动县域教联体建设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通知》(鄂州教基(2022)7号)精神,深化共同缔造理念,大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我区中小学教联体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办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推动教联体建设,努力形成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良好教育生态,为加快建设我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教育贡献。
二、 工作目标
坚持“城乡一体、共同缔造、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2023年年底前,每镇街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总结推广一批建设经验模式。2024年年底前,全区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全覆盖。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建设形态
(一)建设范围。2023年小学教联体建设地域范围以原鄂城区各镇街辖区为主,积极探索原市直小学教联体建设;初中以城乡共建形式建设教联体;辖区内2所高中组建1个教联体。
(二)建设形式。教联体一般采取“1+ N”形式,即以各镇街辖区内1所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为核心学校,通过“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等方式,与本辖区内其他学校、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联合办学。原则上一个教联体覆盖的成员学校(分校区)数量不超过5所。支持和鼓励各单位重点建设融合型、共建型等紧密型教联体。
1. 融合型教联体。以各镇街为单位,每个教联体由1所核心学校牵头,与1所或若干所学校全面重组,实行以单一法人或总负责人为主的办学形式,教联体内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无障碍调配,人事、党建、经费、教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实行一体化管理。本类型适合各镇街小学组建教联体,其中碧石渡镇“五星”教联体等作为全区首批小学试点,要起到“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
2.共建型教联体。每个教联体以1所核心学校牵头,与1所或若干所学校采取委托管理、集团化、名校办分校、联盟校等形式联合办学,教联体内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有序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常态共享,办学质量实行捆绑考核。本类型适合主城区6所初中与我区镇街11所初中组建教联体,其中吴都中学教联体等作为全区首批初中试点,要起到“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
(三)建设程序。教联体的组建和调整,须广泛征求成员学校教职工、家长及镇(街道)、村(社区)的意见,经专家咨询和论证,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建设探索。各镇街可结合实际,以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探索幼儿园教联体建设,探索跨区域、跨学段组建教联体;支持开展“学校横向沟通、学段纵向贯通、教育内外联通”教联体建设研究,支持设置教研培训、教师发展、安全管理、后勤保障中心等组织机构,统筹推进教联体工作,努力构建我区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 、重点任务
(一)加强管理机制建设,促进共融共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按照“党建引领、党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加强党对中小学教联体建设的全面领导。通过教联体内部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学教研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和文化建设一体化,完善教联体管理规程,明确一体化发展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联体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师资统筹调配,促进共用共管。教联体在核定的编制、岗位总量范围内,全面统筹教师管理,形成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师补充、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培养培训、选拔任用等制度体系,变“学校人”为“教联体人”。全面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实行教联体内轮岗交流常态化,打通使用壁垒,统筹调配紧缺学科师资;实施“群雁”培育计划,建立优秀教师送教走教、管理人员组团式派驻帮扶等制度要求。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的经历和表现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必要条件。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统一新教师入职培训,统一联合研修、联片教研、联合科研,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升。
(三)加强教学资源供给,促进共建共享。各教联体要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因地制宜采取网络教研、主题教研、集体备课、观课议课、项目研究等方式,推动教学教研共建。加强课程的统一管理和质量评价,加强学生学业水平的统一监测,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先向教联体学校倾斜,不断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建立教联体内文体场馆、图书馆、实验室、劳动基地等资源共用共享机制,发挥应用效益。支持教联体与武汉先进学校、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改革协作。
(四)加强建设成效评价,促进共测共评。各镇(街道)中心学校要以省示范性教联体评价标准为遵循,研制辖区内教联体评价制度,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认可和示范辐射等层面开展评价,重点关注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的发展提升情况。建立第三方评价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推动多方参与评价,加强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成立专家团队,在省市区教联体建设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常态化视导诊断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教联体建设平稳向前发展。
(五)加强家校社共育,促进共谋共治。要建立健全家校社 协同育人机制,畅通沟通渠道,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尊重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积极与部门行业、村(社区)开展共建,发挥能工巧匠、文化能人、企业家、乡贤等资源优势,共同支持教联体课后服务、假期托管、研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困境学生关爱援助等工作。大力倡导开放式办学,定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展示教联体建设成果,共筑良好生态。
(六)加强条件保障建设,促进共力共进。各镇(街道)中心学校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具体实际,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制定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就近捆绑、局部均衡、整体推进”的原则组建教联体,分步推进实施,坚决防止简单化贴牌、规模过大导致办学质量滑坡等问题发生。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温馨校园”,支持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要大力实施优师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落实偏远校区教师岗位设置倾斜政策和逐步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形成“学校越偏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待遇越高”的局面。要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加强教师应用技术培训,推进“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 常态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联体管理建设、质量提升、成效评价等提供技术赋能。要统筹教联体建设经费,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创建一批示范性教联体。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联体建设是我区基础教育体系的一次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各镇(街道)中心学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组织专班力量,统筹推进实施,融合“区管校聘”“评价改革”“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工作,确保取得工作成效。
(二)加强部门协同。局机关各相关股室要主动与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要高度重视试点探索,坚持改革思维,打破原有机制体制局限,在学校建设、经费支持、教职工编制、工资待遇保障、职称评聘等方面,为教联体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强考核激励。区教育局将教联体建设纳入督导范围,强化跟踪督导。定期组织考核评估,作为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积极开展示范性教联体创建活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区级及以上示范性教联体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教联体建设经验,大力推广典型做法,树立正确导向,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教联体建设,关心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鄂城区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鄂城区教育局
2023年3月28日
附件
鄂城区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阮新安 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学文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 征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主任督学
祝利平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
王细银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副书记
熊海峰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王洪武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
何耀云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
成 员 :范 威 局办公室(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股)副主任
程时书 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股(双减办)股长
刘 勋 局组织人事股股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杜 亮 局计财审计股负责人
倪迎亚 局电教站站长
李从武 局教研室副主任
赵 伟 局幼教、职成教股股长
陈 峰 局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
王国胜 局纪检信访股股长
张 祥 局党建办主任
云 鹏 局综治安全股股长
甘和平 泽林高中校长
伍良田 秋林高中校长
各镇(街道)中心学校教育干事(校长)
原市直各中小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指导专班,成员如下:
(一)组织人事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李学文 刘 勋 卢 方
(二)纪检、督导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杨 征 王国胜 陈 峰
(三)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祝利平 倪迎亚
(四)党建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王细银 张 祥
(五)安全维稳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熊海峰 云 鹏
(六)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王洪武 程时书 李从武 赵 伟
(七)计财审计工作指导专班
成 员:何耀云 杜 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股。王洪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程时书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局党组成员按照镇街联系点安排,全权指导和协调各自辖区内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工作。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