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及治理目标/水体污染的来源与分类/水体富营养化
1.黑臭水体及治理目标
黑臭水体的定义:城市黑臭水体一是明确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二是从“黑”和“臭”两个方面界定,即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
黑臭水体的分级标准
特征指标
|
轻度黑臭
|
重度黑臭
|
透明度(cm)
|
25~10
|
<10
|
溶解氧(mg/L)
|
0.2~2.0
|
<0.2
|
氧化还原电位(mV)
|
-200~50
|
<-200
|
氨氮(mg/L)
|
8.0~15
|
>15
|
治理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与分类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引起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等。有些是直接被排放于水体,有的是经降雨冲洗流入水体。
常见的污染种类: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污染以及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等。
3.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氮、磷等)不断补给、过量积累,致使水体营养过剩的现象。富营养化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环境现象,但人类活动促进和加剧了富营养化的发展。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营养物质输入都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