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示名单,拟将50个乡镇、500个行政村纳入2023年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其中,鄂州市鄂城区碧石渡镇、华容区蒲团乡2个乡镇入选示范乡镇创建名单,汀祖镇华伍村、碧石渡镇樟树岭村、泽林镇团结村、华容镇刘花村、段店镇武圣村、蒲团乡石竹村、沼山镇丛林村、涂家垴镇万秀村、葛店镇白浒镇村、沙窝乡赵寨村等10个村入选示范村创建名单。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2022年至今,鄂州市已累计成功创建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鄂城区峒山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在政策支持下,鄂州农业农村领域相关项目和补助资金将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单位倾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将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创建单位。同时,鼓励地方财政资金加大对示范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鄂州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下阶段,该市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创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探索不同类型的实践路径,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向美而行,宜居宜业。连日来,笔者走进鄂州市部分示范创建乡镇村,深入田间地头,感受乡村振兴的活力与魅力。
(部分摘编)碧石渡镇
科技兴农 打造农业新图景
走进碧石渡镇虹桥村,一栋26层高的楼房格外引人注意。这栋高楼由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公司建造,主营生猪养殖。养猪大楼内,技术员和饲养员九成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平均到每一层大概11人,1个人年出栏2000头猪。
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公司
另一栋高楼也已拔地而起。“2号养猪楼已开始设备安装,明年4月将引进一批母猪。”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公司总经理金林说,1号养猪大楼投产以来,现已存栏2.5万头母猪,7.5万头仔猪。到明年7月后,存栏量将突破20万头。
养猪还只是一块儿,后面还有深加工环节。眼下,养猪大楼约4公里外的106国道旁,中新开维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园区附近,已流转2000多亩土地,将根据项目运营情况种植有机蔬菜。
“产业园主体工程完成三成,鲜食营养餐生产设备马上安装,明年六七月份就可以开卖。金林介绍,园区规划用地380亩、辐射2000亩,总投资约60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建设包含食品原料预处理中心、五品一汤中央厨房生产中心等食品深加工项目,配套建设中央厨房研究院等附属设施,并在流转的土地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猪猪乐园。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每天500万份鲜食营养餐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年利税10亿元,安排就业5000人,带动物流、商贸服务业等增加就业2万余人。
虹桥村不远处,脱贫村樟树岭村陈家大屋湾,昔日500多亩荒地现已成为一个四季有花有果的现代果园。“春夏有蓝莓、梨子,秋冬有橘子、柚子,还可以垂钓。”樟嘉裕民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华是一名致富不忘本的返乡能人。他说,果园每年发放人员工资65万元,带动百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其中还有17户脱贫户。
鄂城区碧石渡镇樟树岭村
今年7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同意新设立一批科技小院,樟嘉裕民生态农业合作社“鄂城柑橘”科技小院上榜。据了解,此次新设立的科技小院有效期为三年,将搭建起政、产、学、研、用平台,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该镇现有农业合作社19家,近5年累计引进发展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5800余亩,消除抛荒2600余亩。围绕生猪“料、养、宰、商”,开展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正以中新开维现代牧业生猪养殖项目、现代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