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泽林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泽林镇 日期:2025-01-21
  2024年,泽林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三新三强”打擂台、厚筑全市“压舱石”行动为主抓手,高标谋划、紧密推进,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勇于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是经济指标创造新高。2024年财政收入达17506万元,同比增长48%,完成进度全区第一;全年完成固定投资15.01亿元,同比增速793.33%,位列全区第一;规上工业产值22.64亿元,同比增速25%,全区第三;社零额1703万元,同比增速81%;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金额39.1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96户。在2024年,我镇获得了区级红旗单位、招商引资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是项目推进开启新篇。完成园博园核心区、机场高速二期、武黄高速改扩建等省级重点项目的年度攻坚任务;全年重点项目开工建设6个,完成固投纳统项目8个,升规2家企业,进限3家企业,园博园、双杰集团等有别于泽林传统产业的新项目动工建设。全年服务3家企业入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家企业入库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入驻科创供应链平台。

  三是乡村振兴焕发新机。全面推进农村“三资”清理工作中,全年发现“三资”管理问题48个,清理出资金5398万元、资产22329万元、资源6890亩。利用499万元资金推进13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带动762人就业;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尾水处理项目顺利实施,稳定粮食、畜禽、水产品生产;万亩湖虾稻繁育面积连片发展至11600亩,年产量0.22万吨。成功举办泽林旱龙舟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示了泽林的旅游发展、非遗文化、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等“软实力”。泽林小琻珑鱼丸馆掌握的鱼圆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完成凤凰山登山步道一期建设。

  四是群众生活展现新貌。继续深化“厕所革命”,拆除旱厕157座,整修农村公路1.98公里,清理当家塘16处,充分吸纳“千万工程”经验,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每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调整学校布局,保留2所中学,4所小学,完成泽林高中维修改造、泽林中学改扩建,中学运动场改扩建、心理健康辅导室基本完工。鄂城区人民医院在泽林运营良好,推进村卫生室改扩建9家。全年新增就业人数700余人,依托农民工大市场、零工驿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次;优化公交线路,安装充电桩11个,新建幸福食堂2家;规范和整合服务窗口,落实留守144名困境儿童、老人一人一档,“弱有众扶”的人文关怀持续传递。

  五是社会大局根基稳定。深入摸排各类矛盾239起,成功化解232起,化解率达97.1%。在主汛期间镇村干部昼夜坚守长江干堤25天,圆满完成长江干堤、内湖和水库防洪防汛任务,江河湖库安澜无虞。大力推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积极开展“一标三实”建设,完成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等数据10万余条的录入与核实工作。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亡人事件。

  六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全镇深入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按照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乡镇机构改革平稳推进,机构基本理清,人员基本理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完成13个超大党支部化解,组织生活规范严肃。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四级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建立党小组194个,湾组理事会176个,工会、妇女小组、团小组共355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服务网络已初具雏形。扎实推进18个共同缔造试点扩面项目,落实“党员联户·组团服务”机制,常态化组织“清洁家园”行动,累计动员党员干部群众4800余人次。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区委要求和全镇人民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经济形势看,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平稳运行依然承压。从群众期盼看,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精准有效供给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工作基础尚不牢固。从产业发展看,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大项目、好项目招引不足,新赛道、新产业培育还需加大力度。从镇村建设看,街面更新有待加快,乡村风貌不够精致,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从政府自身看,系统性思考、前瞻性谋划、创造性执行还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和干部统筹协调、谋深谋细、攻坚克难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举措,认真加以改进解决。

  (一)抓好大建设

  一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调整“三区三线”范围,早日完善南互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南互通产业园组建招商专班,聚焦产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实施靶向招商,在“招强”“引大”“引新”“补链”上下功夫。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本土企业引进优质资本、先进技术,实现“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抢抓园博园落户泽林机遇,推进农文旅转型发展,围绕万亩湖、凤凰山、程正瀛故居、泽林旱龙舟、锦绣吴都山庄、空港预制菜产业园和泽林鱼丸等特色农副产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等文章,同时积极推介吴都·乔街、西山、四峰山等精品文旅品牌,让园博园“头回客”成为鄂城的“回头客”。三是实施城乡品质提升工程。以全域国土整治为抓手,逐步实施集镇街面立面改造,加快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幅消减城区与泽林之间的割裂感。深化拓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成果,继续推进农村路网新建改建,力争实现村村均有刷黑路。充分吸纳千万工程经验,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清洁家园”行动,着力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四是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对标完整社区建设,缺什么补什么。加快村级卫生室新改扩建工作,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根据镇域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动态变化,优化教育布局。依托“三资”清理,回收规整村级资产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二)守好大平安

  一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摸清镇域内企业底数,落实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定期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消除。紧盯天气、节气、节日等关键节点,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提前防范,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二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充分发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群组织架构作用,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三是守牢各类社会底线。抓紧抓牢兜底种植、河湖水域岸线环境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工作,守牢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搞好大保障

  一是抓好党建第一政绩。探索构建一套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标准、程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全面摸清村(社区)书记储备干部底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常态化开展作风检查,以日常监督促作风转变。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二是建立健全大财政体系。构建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推动“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形成新的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三是推动要素大聚合。依托全域国土整治,推进废弃工矿地复垦、土地占补平衡,解决土地要素制约问题。扎实开展人才摸底工作,利用好人才周、旱龙舟文化旅游节、过年过节等时间节点,向人才充分展示家乡建设,抓紧抓牢回乡发展意愿。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心连心”活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