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面对持续加大的保增长压力和艰巨繁重的保稳定任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古楼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党的建设及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结全年工作,各项指标形势向好
(一)超额完成重点工作,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今年我街预计完成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58亿,同比增加21.99%;完成固定资产投6.6亿元,同比增加39.08%。建强项目,搭建平台。滨湖广场项目、飞鹅广场一号、澜御府等项目进展符合预期。大员上阵,专班招商。今年先后到浙江、上海、广东开展招商活动,与红星美凯龙、东阳花园村、温州各商会进行接洽推介。向内挖潜,盘活楼宇。对接东湖大数据公司,开展辖区内闲置楼宇资源整合工作,对吴王天地广场、飞鹅广场等21处楼宇信息进行了补充完善,为腾笼换鸟打下基础。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营商环境攻坚年”,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街道大厅服务窗口获评“全区红旗服务窗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疫情防控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公平、和谐的良好环境。在濠塘社区率先成立主城区第一家社区爱心企业联盟,让企业更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为辖区47家服务业争取疫后恢复发展专项补助153万元,协助发放营收贡献及诚信商贸企业奖励资金15万元,协助五星智慧农贸市场争取易地扩建配套资金275.1万元。为全街冷链行业“三小五小”重点人员累计进行了800余人次的免费核酸检测,让他们安全、放心经营。
(三)疫情防控常态管理,疫苗接种持续推进。常态化防疫不放松、不懈怠,累计排查隔离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894人次,境外返回人员286人次。超量优先完成了第一、二针的疫苗接种任务,并不断加大成人加强针和3-11岁人群接种的宣传力度,截至12月,全街5个接种点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计156457剂次,其中第一剂69529人次,第二剂64992人次,第三剂21936人次;辖区3-11岁人群学校幼儿园共计5421人,一针累计接种5239人,接种率96.6%。开展防疫工作业务培训,强化对境外返回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返鄂人员的监测和健康跟踪管理,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开展了“应检尽检”。
(四)着力提升市容市貌,老城拆违展现新颜。推动违建存量整体清零和增量动态清零,共计拆除违建218处,16621平方米,打通小区微循环27处,畅通消防通道25处,消除安全隐患36处。完成管道疏通1500米,解决管沟堵塞问题95处,更换沟盖板900米,新增生态停车位210余个,修复道路坑洼9600米。粉刷破损楼道101048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1700平方米。推动精细化治理。率先实施“错峰上班”方法,开展早市、夜市常态化管理,清理各类出店占道经营5800余处,组织夜市综合整治15次,处理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行为380余起,拆除大型广告牌47处3133.47平方米,破损广告牌670块1530平方米。以良好面貌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城复审。实施系统化分类。大力整治群众投诉比较集中的噪音、油烟污染问题,治根与治本结合,不断提高城市环保水平。推进垃圾分类站建设,包含智能垃圾系统5个、分类亭56个、垃圾桶1132个、硬化地面47处、垃圾桶基座35个,我街垃圾分类工作领跑全区,受到市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治理独树一帜。坚持与共建单位进行“1+1”结对共建,通过组织联建打造红色强磁场,大力推进物业企业党建引领全覆盖。推动107个小区通过自筹自治、以车养院、志愿积分、单位自管等模式落实了基础性物业,实行自治管理,自治管理组建率达96.5%,将在12月底前通过业主自治模式实现自治管理,完成物业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完成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全面覆盖;建成38个小区红色网格驿站和“两站两室”,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服务大厅”,数量居全市之最。在儒学、镜园社区打造了全市首家城市智慧书房。依托社区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考棚社区打造“老有所养、所学、所乐、所为”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做实事”实践活动,共认领民生实事186项,其中领导干部以上率下认领34项,全部办结,有73项获得省、市、区各级媒体点赞关注,8项申报市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典案例。飞鹅社区“鹅园”项目、篮球场项目代表鄂州市接受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指导组现场调研检查。
(六)选优配齐“两委”班子,民生改善更快一步。坚持早部署、早谋划,新年伊始即组织对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194名社区工作者开展全面调研,做到“六个清楚”。严守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生态。与社区“两委”全员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全覆盖谈心谈话77名“两委”,梳理5大类风险建立台账,分层包保、分级管控。做好离任经济审计工作、做到全面公式不遗漏,问题不销号不换届。换出堪当重任的好班子,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有30%的同志有社工证,其中2人为中级社工师、21人为初级社工师。实施人才培养“三大计划”,提供社区治理“活水源”。2021年以来累计为786人发放低保金411万余元。党工委班子成员结对帮扶,临时救助困难家庭41人,发放救助金9.7万元。以过紧日子的自觉让居民过上好日子。
二、深刻剖析问题,反思不足寻找差距
这一年,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由于街道无建设用地、无发展空间、无征地拆迁,没有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承载平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不快;盘活、做优、做强集体经济的办法不多,股经社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三、锚定发展目标,扎实谋划2022年计划
(一) 聚力产业升级优化。牢牢把握滨江科技新区建设的机遇,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推进南浦商城、宝丽嘉园等项目建设进度,专班推进“和天下”项目建设。盘活闲置楼宇商铺,大力推进五里墩、庙鹅岭腾笼换鸟,实现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服务直通车等惠民惠企创新服务。积极嵌入全市“157”产业集群、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带,立足核心老城区,盘活楼字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壮大商贸、金融、酒店、健康、养老、育幼等业态,围绕庾亮楼、八卦石、十字街、南门塔等街区,培育老鄂城夜经济圈,把人流、消费吸引到古楼。促进“老树发新芽”。
(二)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加大充电桩、停车棚等便民设施建设力度,铁腕治理油烟、噪音等问题,巩固“40工程”成果,建设品质街区。用好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深度挖掘鄂州“十景”、官柳、观音阁、贺龙军部等楚文化、晋文化、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对接吴都·乔街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文化休闲、文化演出、艺术品、出版发行等产业,打造人文古楼品牌,焕发古楼古韵,厚植老鄂城情怀。推进新华书店周边、考棚新社区周边、贺龙军部周边拆迁,消除老城区危房隐患,实现群众安居梦。推进城市更新十大工程以及垃圾分类。大力实施“共建家园”十大工程,巩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城管严管年”行动,建强综合执法中心。
(三)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继续深入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和3-11岁人群的基础免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二次供水及配套管网建设,补齐消防、安防等公共安全短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增强老城区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加快10个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启动一批幸福食堂及适老化项目改造。加大公益岗开发力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大医保扩面力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设“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示范街,提高老城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提升治理创新水平。强化“三方联动”“五治融合”,创建“共享+众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推进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引进第三方养老机构承接建设和运营。深入开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发展新突破凝聚广泛思想共识、汇聚强大精神动力,提升政治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以教育整顿为契机打造政法铁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扎实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锚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人文古楼”目标定位,为助力提升“城市客厅”、“城市阳台”品质增姿添彩。
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政府古楼街道办事处
2021年12月15日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