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工发〔2022〕10号
街直各部门,各村、社区、股经社,辖区各涉创单位:
现将《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鄂城区委樊口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2年3月15日
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
实施方案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巩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区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载体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街道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紧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街、村(社区)两级为组织体系,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践引领,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在村(社区)普遍建立志愿服务驿站,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
三、工作体系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全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形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驿站上下贯通的组织架构、功能融合的平台资源、统一协调的志愿队伍和规范标准的活动要求。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1.建立两级组织架构。建立街道、村(社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两级全覆盖。突出两个“标准化”,即阵地建设标准化,分类推进阵地建设,形象标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要求统一;服务项目标准化,项目库内每个服务项目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式、服务范围、责任单位、责任人、联系方式,便于群众选择。一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宣传委员(党工委委员)负责日常工作。配备2-3名工作人员协助所长负责文明实践所具体工作。发挥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作用,重点做好问需问计问效、争取政策资金,组织开展好本级活动和指导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二是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宣传文化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配备1名工作人员协助站长负责文明实践站具体工作。负责结合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运用自身资源优势,用城乡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具体组织实施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条件的自然村湾、物业小区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2.整合八类平台资源。完善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阵地,强化资源整合、功能融合、统筹使用。一是理论宣讲平台资源。由街道宣传口牵头,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大喇叭等载体,建立理论宣讲平台。二是教育关爱平台资源。由中心学校牵头,打通普通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实践基地、校外辅导站等载体,建立教育服务平台。三是文体惠民平台资源。由文化站、文体服务中心牵头,打通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艺社团等载体,建立文化惠民平台。四是科技科普平台资源。由经发、文体牵头,打通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电商平台、科普活动站、科普示范点、农家书屋等载体,建立科技科普平台。五是卫生健康平台资源。由卫计办牵头,利用辖区内市级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建好用好街道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村(社区)卫生室,推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卫生健康平台。六是平安法治平台资源。由综治办、司法所牵头,建好用好法治文化广场、综治调解中心、法治禁毒教育基地、法治宣传栏、法治讲堂等法治宣传阵地和一村一律师专业队伍,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服务,建立平安法治平台。七是生态环保平台资源。由执法、经发、建设等部门牵头,联动环境监测、河湖库管理、环保、规划、土地、森林、城管、应急等执法队和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建立生态环保平台资源。八是扶困助弱平台资源。由民政办牵头,整合民政、残联、扶贫、医保、人社、政法、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社会团体和志愿组织等资源,建立扶困助弱平台。
3.优化十支志愿队伍。建立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固定文明实践队伍,鼓励并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加入或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十送”服务,即:送理论、送政策、送文明、送教育、送文艺、送健康、送科技、送法律、送爱心、送保障。街道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队长,下设十支志愿服务分队。一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队。由宣传口牵头,以百姓宣讲团、理论宣讲骨干、党员志愿者、民间名嘴等人群为主体,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下基层活动。二是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分队。由创文办牵头,以党员志愿者、新乡贤、热心公益人士等人群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文明秩序、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乡风、文明礼仪及“邻里守望”等各类志愿服务和移风易俗实践活动。三是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分队。由中心学校牵头,以中小学校教师、心理辅导咨询师、学生家长、“五老”等为主体,进一步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打造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养成活动品牌。四是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分队。由文化站和文体服务中心牵头,以文艺团体、社会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人群为主体,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等开展免费公益性文化服务。五是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分队。由卫计办牵头,以医护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人群为主体,整合辖内各类卫生资源,常态化指导引导群众开展各类卫生健康活动。六是平安法治志愿服务分队。由综治办牵头,组织法律工作者、平安法治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积极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参与治安巡逻防范、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等活动。街道、村(社区)分别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队,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队长、队长。七是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分队。由执法、经发牵头,组织党员志愿者、河湖库长、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专业技术人才、热心生态环保公益志愿者,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活动,推进蓝天碧水环境保卫战。八是帮困救助志愿服务分队。由民政办、扶贫办牵头,组织爱心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党员志愿者、爱心志愿者等,对鳏寡孤独、精神病、残疾人等社会弱势困难群体常态化开展有温度的帮扶纾困活动。九是权益保障志愿服务分队。由审批、工会牵头,以人社、就业、医保、工会等部门党员志愿者为主体,常态化开展养老保险、就业保障、医疗保障、职工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
4.统一十有建设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建设标准上做到“十有”,即有组织体系、有办公场所、有活动计划、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品牌、有工作机制、有经费保障、有培训教材、有档案台账、有实践成效。一有组织体系。科学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体系和网络架构。二有办公场所。在志愿服务驿站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实践办公场所,做到管理制度上墙、组织体系上墙、统一标识上墙,相应配有必要的功能空间和设施设备。三有活动计划。实践活动做到年有计划、季有主题、月有重点、周有安排,在固定醒目位置进行公示,便于干部群众及时掌握活动动态。四有志愿队伍。除了党员志愿者外,充分吸纳本地民间文艺骨干、文化能人、专业技术人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新老乡贤、“两新”组织人才、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实践活动。五有活动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结合各地各单位特点,培育打造全市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六有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整合机制,打通各资源平台形成合力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所(站)结合各地各单位资源制作年度和季度项目服务清单,网上网下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制作实现群众点单、所(站)派单、服务队伍接单、社会评单的精准供需对接机制。建立融合共享机制,整合各类平台资源、网上网下阵地,走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探索运用时间银行、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七有经费保障。街道财政为本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场所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及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经费保障。八有培训教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必须备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类、文化类、科普类、法制类等书籍,供广大干群阅读。同时鼓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宣讲教材。九有档案台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视频图片等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规范整理归档留存。十有实践成效。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一批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活动品牌,推出一批思想道德素质高、生产生活技能优的文明群众模范典型,表扬一批先进基层文明实践所、站。
四、实践内容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下基层。结合农村党员干部春训、“民间名嘴”基层巡讲、“三下乡”等活动,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百姓宣讲团、道德讲堂等资源,采取城乡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城乡党员群众领会掌握新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各类群众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城乡群众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指导单位:党政办、党建办)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区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城乡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征地拆迁、民生保障、平安法治、文明创建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引导群众增强自信、诚实守信、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指导单位:党建办、公管办、公服办、公共安全办、经服办、执法中心、城建办、中心学校)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乡贤、鄂城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推选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建设活动,引导城乡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好用好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城乡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村、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指导单位:党政办、公共安全办、工会、妇联、团工委、中心学校、创文办)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充分激发出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城乡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持续推动文化下乡,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樊口元素,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城乡群众的精气神。(指导单位:公服办、经服办)
5.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晒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分发挥村级宣传文化管理员作用和新乡贤引领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小康示范户、幸福农家和孝敬之家、勤劳之家、耕读之家等推选培树活动,讲好家风家训和群众身边典型故事。发挥农村“一约四会”作用,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积极申报区级文明村(社区),参与省市级文明集体和最美乡村建设活动。(指导单位:党政办、创文办、经服办、财政所、公管办、公服办、公共安全办、樊口派出所、妇联)
6.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文明村、文明社区,组织城乡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系列主题活动。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城乡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文明市民守则,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提升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指导单位:创文办、公管办、公共安全办、城建办、经服办、执法中心、城管大队、团工委、妇联、樊口派出所)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组织实施,宣传口牵头负责。各级党组织要把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文化、科技、教育、农业、民政、卫计、环保、政法、社保、扶贫等部门的资源,以创成全域文明村湾、小区为目标,在文明实践所(站)平台上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机制建设。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网上资源和网下资源聚集叠加,活动开展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建立领导指导联系机制。明确街道领导指导联系村(社区)文明实践站,街道领导自觉深入村(社区)基层一线,率先垂范开展志愿服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3.加强指导服务。街道着力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着眼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基层亮点经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加强政策保障。强化经费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经费和文明实践工作的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文明实践所(站)正常运转、活动开展、人员培训、教材研发、志愿者经费、专职管理员费用等保障性工作。健全激励政策,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好、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好、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文明实践所、站给予以奖代补政策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选树褒扬。
5.加强考核监督。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测评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估。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不定期对文明实践所(站)的组织、阵地、资源、队伍、活动等情况进行督查考评,督查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年底评比考核重要依据。
附件:1.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名单
2.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名单
3.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职责
樊口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2年3月15日印发
附件1
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名单
所 长:王 标 鄂城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部长、
街道党工委书记
第一副所长:张杰峰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所 长:皮文桔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 周青云 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汪凡东 党工委委员
程胜军 党工委委员 曹发年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徐万屹 党工委委员
潘文昭 党工委委员
成 员:姜正文 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
周国勇 纪工委副书记
王 瑶 党建办公室负责人
章玉香 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姜志军 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人
殷汉文 公共安全办公室主任
左 辉 应急办公室负责人
熊志林 经济服务办公室负责人
叶 茂 招商中心主任
汤建霞 城市建设办公室负责人
胡一波 征收中心负责人
范毅彪 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陈海鹏 社区网格管理负责人
陈杨明 综合执法中心主任
吕治国 财政所负责人
方 琼 自然资源与规划所负责人
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工委委员徐万屹同志兼任,创文办主任王小霞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副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调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日常工作。
附件2
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名单
一、队长
队 长:王 标 鄂城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部长、
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杰峰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队长:皮文桔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
周青云 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汪凡东 党工委委员 程胜军 党工委委员
曹发年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徐万屹 党工委委员
潘文昭 党工委委员
二、各分队长
1.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王小霞 创文办主任
副分队长:王 云 公共服务办干部
2.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汪 蕾 党政办公室干部
副分队长:张 宇 团工委书记
3.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方创业 中心学校教育干事
副分队长:王 敏 妇联主席
田 燕 中心学校干部
4.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姜志军 公共服务办主任
副分队长:邹 燕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
5.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章玉香 公共管理办负责人
副分队长:王 骏 卫计办主任
6.平安法治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殷汉文 公共安全办主任
副分队长:吴晓华 樊口派出所所长
蔡 晶 司法所所长
李正芳 公共安全办干部
7.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陈杨明 执法中心负责人
副分队长:董国安 执法中心干部
颜源刚 执法中心干部
8.帮困救助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姜志军 公共服务办负责人
副分队长:杜 倩 公共服务办干部
李维静 公共服务办干部
黄 芳 经济服务办干部
9.权益保障志愿服务分队
分 队 长:范毅彪 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
副分队长:黄国红 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周佳卉 党群服务中心干部
附件3
樊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职责
一、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职责
1.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
2.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区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指导村(社区)开展文明实践工作。
3.对文明实践主要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抓好落实。
4.做好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组织引导、招募培训、表扬嘉许、权益保障、业务培训等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5.推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6.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村(社区)创建。
7.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抓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好各项文化惠民工作。
8.按照“一约四会”要求,抓好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文化惠民等工作落实。
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职责
1.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
2.按照区、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工作安排,做好本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3.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人员、场地和设备支持。
4.组织村(居)民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好每次文明实践活动记录和资料留存工作。
5.加强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
6.做好百姓对志愿服务需求点单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7.组织村(居)民到田间地头、农村集镇、居民小区、园区工地等生产生活一线开展流动文明实践活动。
8.开展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小康示范户、幸福农家、好媳妇好婆婆等推选,定期发布“鄂城楷模”榜,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9.按照“一约四会”要求,组织开展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反对大操大办等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10.按照区、街统一部署,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村(社区)、街建设。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