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30日晚上23:50分,鄂城区卫健局接到区防指命令,要求在一小时内组建一支抗疫突击队,进驻到方舱隔离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小时后,一个由10人组成的抗疫团队准时出现在指挥部,其中卫健局干部1人,院感专家1人,信息员1人,医务人员7人。大家临危受命,深夜出征!这是一支有组织、有力量、有担当、有温暖的精英团队!其中大部分都是抗疫“老兵”,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精诚团结、分工合作。


方舱隔离点的协调、督导统筹工作由卫健局医政医管股杨金元负责。他每天的记事本上都是排得满满的,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安排一天的工作,所有的大小事务他都要亲自过问,包括协调房间、物资储备、消杀、送餐、保洁、核酸采集、心理安抚等等......晚上还要向上级反馈情况。经常是忙到凌晨才能小憩一下,第二天起来眼睛充血红肿,可他依然坚守阵地,任劳任怨,大家都劝他回房间休息一下,他总是摇摇头说:“没事,我能行”。
院感专家泽林卫生院副院长陈锐敏负责整个隔离点的感控工作。为提高隔离点整体防控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所有保洁送餐人员在进舱之前都要进行感控知识培训。特别是“手卫生”及“穿脱防护服”是重中之重。陈锐敏一次次不厌其烦手把手进行培训、指导,还编了口诀加深大家的记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所有人员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每次入舱之前都要亲自督导。他说:“只有心中有数,我才能放心让他们入舱”。同时,他还要亲自进舱指导阳性转运人员穿防护服。细心周到,默默无闻。

信息员谌冰斌负责网上护航系统。这是一个温婉漂亮善解人意的小女生,不仅业务娴熟,而且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和医护人员打成一片,只要有空,就帮着整理资料,有时医护人员都入舱工作,她就默默的填写完善解除隔离人员信息,一写就是一上午。她责任心极强,一次手机由于长期喷酒精而导致屏幕无法显示,她急得都要哭了,担心看不见解除人员名单,耽误了隔离人员按期出舱。当时正值中午,她不敢休息,硬是找后勤人员安排师傅上门修好才安心。看见医务人员在舱内工作辛苦,她总是提前帮忙把热水烧好等着,主动把饭送到医护人员手里,那份用心,让大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倍感温暖。她说:“我做不了你们医护人员的事情,但我会尽力给你们做好后勤保障”。朴实的话语里,暖意浓浓!
医护人员们负责巡房、核酸及环境采样。医护组共有7人,其中有两名男生,他们也是方舱“老兵”,对舱内环境
比较熟悉,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无论舱内舱外,他们倾尽全力包揽力气活,凡事“我先来”,遇事“我先行”,时时处处照顾着5位女同志。他们是这支队伍里的重要力量。5位女同胞也不落后,紧跟其后配合工作,非常默契。后期接收的全是阳性人员,为确保安全,所有保洁送餐工作也由医护人员承担,同时还要兼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更加繁重了!
在这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里,他们情同手足,奔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他们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确保隔离点工作有序运行。这里是抗疫的特殊“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所有的入驻人员犹如战场上的勇士,个个斗志昂扬。特别是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舱工作,感染风险很大,必须时刻做好个人防护。方舱条件比较艰苦,但他们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在这个队伍里,女同志居多。她们单人成行,两人成组,分工协作.....瘦弱的身躯裹着大大的防护服,提着一袋袋饭菜,逐个敲门送餐。在第一次入舱时,由于对环境不熟,经验欠缺,隔离人员多,医护人员在舱内足足呆了六个小时,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内急也只能憋着,大家没有半句怨言,相互加油打气,努力把工作做好。每次接到任务他们都是抢着上,那一句句“我来”、“我行”、“我先上”......。就是这样一群护理人,入舱后立马秒变女汉子,消毒、打包、转至暂存间,严格规范的清理隔离人员垃圾,不疏漏一个环节。在驻守隔离点的每一天,大家都在用心用爱做好服务。
整整十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支队伍秉承着“生命至上”的理念,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聚起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与“阳”共舞,却零感染,平安着陆,顺利完成了此次战疫任务。
(鄂城区卫健局杨金元、汀祖镇卫生院李双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