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鄂城区民政局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日期:2024-12-04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局办理人大建议2件(主办2件),政协提案5件(主办2件、会办3件)。涉及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办件1件,文明殡葬主办件1件,社区治理主办件2件。 

  (一)高度重视,提升办理动力。区民政局历来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坚持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回应关切、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专题召开局党组会研究部署办理方案和措施。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局机关履职尽责考评,纳入重要督办事项,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局办公室协调督办,承办股室具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责任的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齐抓共办的整体合力。 

  (二)明确要求,提升办理实效。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流程、格式完成建议办理工作。在分解任务时,提前谋划安排,在规定时间节点基础上,要求承办股室提前半个月完成建议案的办理过程,确保所有建议案提前办结。及时印发机关办理工作通知和流程指南,制作答复格式模板,规范建议接收、承办、沟通、审核、答复、反馈等各环节工作流程。对每件建议提案答复实行承办室负责人,办公室承办人、办公室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四级审核,重点审核是否与代表委员进行沟通、代表委员是否满意、答复有无实质性内容、行文是否规范等,确保建议提案办理质效。对承办建议提案登记造册,建立督办台账,随时跟踪掌握办理进度,确保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优质高效。 

  (三)注重协调,提升办理水平。把沟通联络作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拓展多样化的沟通联络渠道,让沟通联络贯穿建议办理的全过程。收到建议提案交办件后,及时进行任务分解,对属于我局职责的办件,积极认领不推诿,办理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区人大和区政府报告,认真贯彻落实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要求。把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掌握代表委员的办理期望,争取代表委员们的理解支持,作为提高办理质量、提升办理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做到“办前沟通、办中调研、办后交流”。同时做好总结,吸纳代表委员所提建议提案内容,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解决当前农村耕地被用于散埋乱葬问题的建议 

  1.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在清明节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楼栋长、网格员、社工、志愿者作用,多方式、多渠道开展殡葬政策宣传。二是在空港鄂城政府网、鄂城融媒公众号刊发《致广大人民群众一封信》,倡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提倡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并且把文明殡葬问题纳入村规民约约束,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2.加速推进城乡公益公墓建设。一是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十四五”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要求,服务我区重点项目建设,经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意,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汀祖镇马鞍山生态陵园。此项目总投资4.21亿元,占地303.8墓,计划建设墓穴60927个,壁葬为3000个,树葬位6000个,骨灰格30000个。已建设20250个墓穴,用于园博园项目墓穴拆迁。目前,正在积极的向上级部门申报墓穴定价。二是积极对接规划部门,编制《鄂城区城乡公益性公墓专项布点规划》,在长港镇高沟村、杜山镇先台村、西山街道七里界村、西山街道华光村、泽林镇泽林村、碧石渡镇卢家湾村、汀祖镇丁祖村石桥村、花湖镇八庙村等9个村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引导群众将逝者安葬在公墓,为治理农村散埋乱葬奠定基础。 

  (二)关于花湖镇华山村胄山村作为集镇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1.作为集镇社区进行管理的可行性。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鄂州市城市社区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鄂州政发202014号文件精神,第二章第四条社区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人口规模、管理幅度、历史文化认同等因素,按照界线清晰、便于服务、便于管理、便于居民生活与自治的原则设置,人口规模原则上以3000户10000人左右为宜等规定。经调查研究,胄山村常住人口过少,村改社区暂不符合条件。在充分尊重民情民意的基础上,符合相关政策条件,华山村村改社区原则上是可行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局将会同花湖镇,指导华山村科学制定村改社区工作方案(草案),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流程将拟定形成的村委会调整方案提交村民会议民主决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村改社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全程跟此项工作。 

  2.明确华山村胄山村工作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组织的决定,抓好农村党的建设;依法组织村民自治,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保、美丽乡村建设、民生保障、民族宗教等工作。 

  关于加强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1.理清权责边界,明确四级功能定位。目前,我局积极参与鄂城区基层治理体系框架试点工作,以鄂城区创建全省基层治理体系框架试点为契机,理清镇街、社区权责边界,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小组(小区)四级功能定位,强化区基层治理主体责任和制度供给功能,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明确镇(街道)基层治理“枢纽”和服务功能,发挥统筹推进、协调落实作用。明确村(社区)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功能,发挥承接资源服务、推进共建共治作用。明确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居民参与、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探索建立向下延伸信息化平台。我区目前在以凤凰街道—菜园头社区—水木清华小区,长港镇—峒山村—峒三队为试点,依托综治平台,探索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一体化的指挥调度信息平台。依托12345服务热线、书记大接访、各类留言板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办理、联动治理“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动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街道“一站式”多元解纷阵地和平台建设,延伸设置社区综治服务站,做实上下联动“只进一门、只跑一地”的“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3.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通过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鄂城办文〔2020〕9号)、《鄂城区城市社区综合实绩“五比”考核评价办法(试行)》(鄂城组通〔2020〕18号)、《鄂城区城市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试行)》(鄂城组通〔2020〕19号)等文件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社区工作都落实“四岗十八级”待遇(含五险一金)。对取得社工证初级、中级、高级分别给予100元/月、200元/月、300元/月。得到省级以上荣誉的晋升一级工资。 

 (四)关于完善推进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议。 

  1.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整合资源,利用闲置房产,在居民中心等位置,建成8个具备综合功能的镇街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33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69个农村互助日间照料中心,各类城乡幸福食堂45个,坚持贴近老年人实际需求,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重要支撑和有效载体,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助餐供应、文化娱乐、简单康复、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需要。 

  2、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一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引进武汉大福、武汉馨悦、武汉炎黄等养老服务公司,培育鄂州莲花山、鄂州康德等本土企业,运营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等,开展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服务,打造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二是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支持民办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其优质的空闲医疗资源,特别是传统中医针灸、推拿等“先治未病”的特点,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康复、老年病床、老年活动室、娱乐室、康复室等养老服务,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推动村卫生室与农村互助日间照料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农村公办福利院毗邻而建,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服务衔接。三是加大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和为老志愿服务激励褒扬机制,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加大社会宣传。每年开展两期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确保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四是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探索依托村(社区)两委,充分发挥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作用,强化资源整合,建立健全村(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多方联动机制,组建各种形式的志愿帮扶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及时、高效的综合养老服务,切实解决其生活、生产困难。积极探索创新“爱心联动”等互助养老模式,引导支持低龄农村老年人志愿服务高龄农村老年人,实现农村老年人互相帮扶、抱团养老。 

  3.拓展居家上门服务内容。一是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需求为核心,以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支点,以信息化方式、智能化手段传递服务和需求信息,围绕老年人的“医、养、康、护”,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市场运作、智慧监管等方式,2023年试点建设13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居家照护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康复、护理、巡访关爱等服务。二是积极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保障困难老人居家养老安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按照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补贴标准,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围绕助行、助力、助浴、防滑、安保等方面,根据老人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一户一设计”,配备床边抓杆、换鞋椅、坐便椅、带凳拐杖等多种适老产品。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智能穿戴设备,让亲属能时刻知晓老人所处位置和身体情况,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智慧养老平台管理,与信息化、智能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三年内共累计改造特殊困难家庭548户,今年正在改造特殊困难家庭200户。 

  、下步打算 

  区民政局将不断总结代表委员们建议提案办理经验,优化办理流程,创新办理方法,提升办理质效,进一步推进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将不断增强监督意识,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将不断提升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规定程序进行办理,真正做到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真重视、真办理,确保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落到实处。 

  (二)加强工作落实。加大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深化散埋乱葬治理,破除殡葬陋习,倡导文明殡葬。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动村改居工作,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注重成果转化。将建议案的办理作为推动单位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有效抓手,积极查漏补缺,使代表议案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实现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工作与民政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鄂城区民政局 

2024年12月4日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