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鄂城区教育局锚定市委“教育十条”,紧紧围绕全区“‘三新三强’打擂台、厚筑全市‘压舱石’行动”,聚焦强校、强质、强师,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获评2024年度中国教师报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最佳组织奖、教育优化营商环境省考优异指标、省应急管理厅“应急纸飞机”活动优秀组织奖、市级红旗示范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一、工作亮点和成效
一是持续推进扩容增量,办好家门口学校。区“两办”印发《鄂城区贯彻落实〈推进鄂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实施方案》《鄂城区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鄂城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2024—2027年工作方案》《鄂城区深入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保障。2024年已整合小规模学校24所,关停小弱差幼儿园37所;落实资金6746万元,大力改善66所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积极推动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义务教育大班额压减至1.45%,公办和普惠性在园幼儿园占比分别提升至58.43%、95.57%,均优于省标。全区有1个省级示范义务教育教联体,市、区级示范义务教育教联体各7个,省、市级示范幼儿园16所,评定区一级幼儿园33所。积极优化调整组建18个义务教育教联体,《建立“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共同缔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新胜境》获全区基层治理十佳典型案例。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教育竞争力。大力实施数字校园建设,推动区级教育城域网建设全覆盖,实现“万兆骨干,千兆到校”,校园网络应用与监管高效集成。购置1054台云电脑服务,按省定师机比1:1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办公电脑,改善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完成教育教学设备提升项目、初中学校13个英语听说考场和9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组织6所初中学校申报2024年中学实验仪器设备改造提升项目。多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和精品课录制骨干教师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积极组织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培训实践活动,加强新技术融合应用和信息化赋能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7校13名学生信息素养数字创作作品在全省展示,6校7个作品参加国赛,鄂城区教育局荣获2024年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团体优胜单位”;鄂城区电教站在2024年鄂州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三是深入推进提质增效,打好发展主动仗。优化学校党组织设置,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打造优秀学校党建品牌16个,创建示范岗46个、示范班82个、示范课100节,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全覆盖。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与中南民族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创新教师教学业务评价档案,着力打造“生本课堂”,积极申报省级教研改革实验区。大力推进教育减负,清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群组20个,整合督考评事项,出台进校园白名单,减少进校频次人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百日攻坚行动,关停12家违规机构,清理49处违规广告。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1所、书香校园1所、国防教育示范校4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全省书香校园3所、科学实验校1所、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所、16校在全省戏曲“小牡丹”评比暨校园戏曲电视展演活动中获奖,6校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3个表演类节目在全省第十三届黄鹤美育节现场展示,花湖新建小学在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2校获市级红旗示范党组织,东方红小学顾德老师上央视展示鄂州剪纸艺术,800余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奖;承办鄂城区第二届“梨园蓓蕾”戏曲大赛、成功举办中小学万人跳绳大赛,10校代表队在省级中小学生体育赛事中获奖牌35枚,1生获宋庆龄奖学金,263生在全国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湖北赛区获奖,获评新时代好少年省级1人、市级9人、区级40人。全区高考一本22人,本科284人,省线过线率100%。
四是着力推进强师提能,激发教师新活力。招聘教师475人(含定向招聘241人),完成交流轮岗教师393人,交流轮岗比例达到10.79%。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开展名师“送教下乡”6次;引进退休名师8人,组建“鄂城银龄名师工作室”。实施“卓越教师”培育工程,评选区级名师10人、名校长3人、名班主任20人,8人获市级名师、5人获市级名校长。与中南民族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二师建立师训基地,挂牌运行16个鄂州名师工作室,85人获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实现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区直学校班子成员,调整交流6镇中心学校主要负责人。深入实施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向省厅推荐好老师典型事迹11人次,71件小故事、摄影、绘画等作品入选荆楚尊师重教主题优秀作品。大力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集中整顿教育,查处问责24人,持续释放高压态势。
五是积极推进平安普惠,优化教育软环境。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石山中学和市二幼食堂在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及样板示范厨房现场会上展示,石山中学代表湖北省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1人获评全省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先进个人。深入开展校园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贯彻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开展全区中小学安全教育周、暑期“安全无假暑你大咖”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承办全市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直播,8校10人获评全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方案》,启动试点社区(村)和试点校建设;承办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家庭教育论坛现场交流、家庭防溺水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460余次,6校获评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实验小学“予爱童行,一路生花”获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特色活动,与中南民族学校合作,在武昌学校挂牌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基地,1名教师入选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家,260人取得红十字初级救生员证书。资助基础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9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98.7675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980余万元,帮助1329名大学生圆梦,工作获省级肯定;抓实控辍保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实现平安中高考,“教育入学”高效办成一件事纳入省级试点、市级创新事项。
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持续聚焦强校、强质、强师,大力实施“党心铸魂、优质增量、轻负优质、素养提升、温暖守护”五大工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教育强区建设。
一是实施“党心铸魂”工程。深入开展“党员先锋,教育领航”系列活动,持续打造学校“1+N”特色党建品牌。全面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1+5”机制。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用好社会资源,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加强宣讲宣传,强化舆情引导处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持续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整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实施“扩优增量”工程。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等因素,修订完善全区学校中长期布局规划。完成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要求,力争推动凤凰街道月陂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扩大主城区学位供给。全面推进融合型教联体优化建设,构建“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联体”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大力实施数智赋能行动,切实办好家门口学校。
三是实施“轻负优质”工程。严格落实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健全审批督导机制,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学校师生减负。继续做好课业负担减法,落实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巩固“双减”成效。大力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计划,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和书香校园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行动,着力打造“生本课堂”,深化省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
四是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校长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完善书记、校长培养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鼓励改革创新,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积极推行招才引智战略,加大教师“空岗补齐”招聘力度,完善教师招聘考察制度,提升选人用人质量;持续推进31366培育计划,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教育新秀。健全教师交流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常态化交流。定期开展以“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的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办好师德讲堂,建设一批师德涵养基地。优化教师绩效考核,强化正向激励,探索教师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
五是实施“温暖守护”工程。持续开展教师“线上随访+线下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落实学生资助应助尽助,实现辍学学生常态清零,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社区“家长学校”职能,运用共同缔造方法引导部门、社区(村)、学校和群众广泛参与协同育人,携手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决守牢防溺水、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防欺凌、校车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校园安全“一排底线”。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