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街、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心大局,围绕城市美、靓、净、序工作目标,拓思路消壁垒、补短板,狠抓效能提升,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2024年工作情况:
一、 稳步推进城管体制机构改革,加强部门执法力度。2024年是城管体制改革关键之年,7月份成立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业务上承接市级下放至鄂城区的渣土、油烟、拆违控违、流浪犬、执法办案等行政处罚职能,全年共办理住建、自规等部门移交和自办案件40件,案件类型违建、天然气、渣土、油烟等,罚没金额为573144.15元。市级部分职能下放后,区城管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辖区专项整治行动的执法力度。一是严查渣土违规抛洒,印发《106国道沿线重载车抛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动态巡查和定点设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交通执法、交警和各属地单位对吴楚大道、106国道、汀花线、汀碧线等国省干道渣土车辆抛洒滴漏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专项整治行动,自7月城管机构改革以来,我单位办理渣土运营公司渣土车辆营业执照1800个左右,开展夜间渣土联合行动10次,出动200余人次,累计排查车辆170余台,立案查处5起,简易程序查处5起,督促被查处人按要求落实整改到位。二是做好油烟污染防治,通过深入推进“全天候”巡查执法与重要点位(部位)加密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严查露天烧烤油烟扰民、油烟未经净化设施净化排放、餐饮经营无专用烟道等行为,联合区生态环保局和各镇街属地责任单位开展专项检查近百次,根据程序要求对油烟净化设施不达标和未安装的经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文件,解决了明塘后路等油烟污染投诉案件80余起,对黄小厨、鑫佰味餐饮店典型案件各进行了5000元的行政处罚,对省环保督察江边3家未安装油烟设备的餐饮进行整改消号。三是打击噪音扰民行为,印发《鄂城区主城区噪音扰民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对滨江沿线广场舞、卡拉OK、唱戏、喇叭售卖等约十余处噪音扰民行为进行文明宣传劝导,逐户进行登记备查,现场劝离160个摊点,同时针对古楼街办江堤噪音、凤凰街办相关噪音扰民业主,组织约谈3次,成效明显,截止12月份噪音投诉率下降96%。
二、重拳出击严控违建行为,完善控违体制机制。坚持铁腕整治,全面贯彻执行市政府主要领导交办的重点事项,持续加大控违、查违、拆违工作力度。一是坚决落实决策部署,制定《2024年鄂城区控违查违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鄂城区主城区、花湖开发区整治违法建设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 案》,按照“摸清总量、控制变量、逐步减量”工作目标,对存量违建进行全方位排查摸底,对违法建设相关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按照“先易后难,重点攻坚”工作方法,分批分次列出整治清单并拆除泽林镇楼下村肖文晴碎石场、顺康公司、陈桥村石福胜建材加工厂等违建构筑物5处6566m²;凤凰街道麻纺厂小区20余年历史违建1500m²;市民政地块历史违建8000m²等等。截止12月全区共拆除违建661处76516.9m²(拆除新增违法建设340处22294.6m²,拆除存量违法建设321处54222.3m²)。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区、镇街两级信息上报、网格巡查、协调联动、规范执法、跟踪督办等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区、镇、社区(村)三级巡查管控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各镇、开发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把查违、控违、拆违工作列入区级年度考核,每月查看资料与现场明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本年度共开展12次控违检查工作,督促各镇街、开发区控违巡查1600余次,出动约4000余人次。三是加大投诉处置效率,建立“三单”机制(交办单、督办单、通报单),对群众通过电话和信访反映、无人机巡查抽查、新闻媒体及网络曝光的违法建设,及时组织进行核查,本年度共接到12345热线、湖北阳光信访平台、数字城管派单、城管举报专线等违建信访投诉案件85起,市控违办下发的交办件、督办单及通报单5件,市民满意率及办结率均达100%。
三、全力推进城市管理民生工程,聚焦办好民生实事。区城管局始终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积极推进民生项目申报工作。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消除内涝积水点,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局于今年积极谋划和申报了“长江干流沿线鄂城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鄂城区排水防涝管网提升工程”两个专项国债项目,研究编制了《长江干流沿线鄂城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鄂州市鄂城区排水防涝管网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鄂城区排水防涝管网提升工程”成为鄂州市唯一入选的国债项目,并成功拨付国债项目资金1.4亿元,“长江干流沿线鄂城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可研性研究也已批复。二是精准对接民众需求,为更好地服务群众,鄂城区城管部门积极探索群众需求与市容秩序管理的平衡点,坚持疏堵结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设置“流动摊贩临时疏导经营点”,帮助流动摊贩“免费安家”,满足了市民生活需求和摊贩生计的问题,截至目前已有南塔社区、文汇社区和东升社区3处成功经验的临时疏导点位,共劝导和清理零散摊点170处,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营造安全有序、整洁顺畅的出行环境。三是落实“十大民生实事”主要任务,根据区委、区政府“十大民大实事”工作安排,我单位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深入一线,实地查看涉及我单位查违控违、“疤痕”、人居环境和“屋顶革命”四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截止目前查违控违拆违2万平方、“疤痕”治理完成20处、“屋顶革命”完成70%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目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四是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紧密围绕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秩序的目标,对涉及市容环境、违法建设、噪音油烟扰民等多个方面投诉问题,积极履行督办职责,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落实、优化办理流程和现场核实督办等各种措施和办法,确保信访事项能够得到及时、满意的解决,全年共接收各类信访投诉案件1012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9.47%,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持续推进全区城乡环境整治,奋力谱写美好鄂城。全面助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水平和层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和“清洁家园”行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牵头与区农业农村局组成专班通过定期调度、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地各单位推进整治行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今年以来共出动了13000余人次、机械680台(套),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各类杂物11033吨,清理乱堆乱放2145处、河塘沟渠411条(口),并发布人居环境“红黑榜”17期,开展了15次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检查发现问题1738个,总体整改率达98%。二是加快垃圾分类全覆盖,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印发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24000余份,建设垃圾分类亭839个,垃圾宣传栏734个,科普馆5座(凤凰街道科普馆正在装修之中),截止目前古楼街办、碧石渡镇、汀祖镇等3个单位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余镇街、开发区各有2个示范村(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古楼街道花园社区、长港镇峒山村以及西山街道华光村等3个村(社区)成功创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村(社区)。三是推进城市“疤痕”治理。2024年,鄂城区对主城区46条主次干道、172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违规建筑、围挡、裸露地块等各类城市“疤痕”摸排后形成全年治理清单63处,分季度对总任务逐步销号,印发《鄂城区“疤痕”治理季度通报》4期,周调度信息6期,目前63处“疤痕”已全部整改完成,其中整治脏乱差21处40955㎡、裸露地块18处38309㎡,清理广告5处421㎡,修复破损井盖、路面3处1340㎡,提档升级围挡16处22453㎡,治理出店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城市“牛皮癣”等城市“微疤痕”7882处(起)。
2024年全区城管系统取得了些荣誉:如鄂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在鄂州市司法局2024年度执法案件评查和鄂城区2024年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均被评为优秀等次,2024年案件评审优秀率荣获全区第一。鄂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申报的梁观银同志荣获“湖北省优秀环卫工人”称号。2024年全区城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些不足:一是业务学习不够深入,部分镇街城管系统执法人员城管执法知识学习不全面,政治理论学习不系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对执法程序的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对本辖区协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导致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二是督办问题整改不彻底,部分镇街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不积极、不重视,整改后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对重点任务整改不力,环境卫生整改效果难以维持。如第4期、第6期、第10期《鄂城区城市综合管理检查通报》的问题清单整改未全部销号,又如在人居环境整治通报反馈问题整改中,有部分镇街存在敷衍应付了事等消极思想,不能够举一反三。三是城市管理合力不强,各属地责任单位系统之间缺少协调配合,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力度不够,导致城管执法难度大,城市管理中运动式、突击式执法比较普遍,常态式、长效式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工作涉及两个属地时有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
2025年工作安排
(一)突出重点环节,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
深入开展“洁城”行动。坚持以中心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六清一改一管护”和“清洁家园”清理“三堆两垛”“三乱”、实现“六边”“六清”为整治重点,“门前四包”管理工作为抓手,实现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城乡容貌明显改观。
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力争实现主城区33个社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每个行政村村至少设置一个生活垃圾收集站(房)和一个有害垃圾暂存点,村级覆盖率达100%,湾组覆盖率达100%。
从严管控渣土运输。坚持日间巡查和夜间督查相结合,严查跨区偷倒、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加大渣土管控宣传,常态化开展夜间整治行动,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全面整治油烟污染。持续加大重点区域执法力度和检查频次,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使用、清洗、及运行情况,严禁露天烧烤,马路餐桌等现象,让“烟火气”更“净”一步。
(二)做优城市品质,塑造靓丽和谐“新颜值”
专项行动见行见效。巩固、拓展城市“疤痕”和“屋顶革命”治理整治成果,全力配合打通“断头路”,拆除“蓝屋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十大特色街区,打通10条断头路,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无废城市”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城市治理向“宜居、韧性、智慧”目标纵深推进。
违建整治重拳出击。坚持违建“六必拆”原则,实现违建动态清零,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纵深推进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按照“摸清总量、控制变量、逐步减量”工作目标,完善控违查违体制机制,重点打击辖区内恒大、融创等别墅、居民小区内部和重点区域私搭乱建、偷建、改建行为,每月定期组织大型违建拆除观摩行动。
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加大对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杜绝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野蛮生长”、无序发展,打造空间协调、视觉清朗、规范有序、整洁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
全面打造“空中城管”。无人机科技监管力度,打造“人防+机防+技防”的立体化城市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控违查违、环境卫生、渣土整治等工作质效,要利用“空中巡查”航拍技术,将无人机高空巡查与地面排查相结合,双管齐下对全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秩序监管,织就一张智能化、动态化的监测网。
(三)秉持为民初心,架起民生服务“连心桥”
提高投诉办结效率。利用城管平台“随手拍”不断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加大“12345”热线督办力度,明确热线工单办理时限,承办单位职责和工单保密要求,坚持“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处置”的原则,确保群众诉求事项及时落实解决。
设立临时疏导市场。结合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和特殊时间节点,在主城区不影响交通安全、居民生活的区域科学设置10处临时疏导市场,帮助流动摊贩“免费安家”,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和摊贩生计需求。
筑牢城管安全防线。始终保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紧迫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排查整治二级垃圾转运站、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领域安全隐患,确保重要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零事故,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提升队伍素质。紧盯全区城管队伍建设工作,建全协管队员、第三方外包公司考核管理制度,规范人员考核管理,定期开展城管系统业务培训,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执法队伍公正文明执法能力,全区城管系统倡导“七个一”活动,“阅读一本书、分享一个感悟、撰写一篇笔记、研学一个案例、做一天志愿者、孝敬父母一件事、为城管工作献一策”,打造一支重服务、柔管理、严执法的城管队伍。
扬帆奋进正当时,行稳致远谱新篇,在2025年里,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奋斗目标谋实策、务实功、求实效,以“三新三强”打擂台、厚筑全市“压舱台”三年行动为牵引,谋在早、做在前、落在实,确保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美好鄂城篇章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汇报完毕,谢谢!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