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古城路边,有一条飘香30年的鱼头街。它曾是商户争客、争吵不断的“美食战场”,如今烟火气依旧,却增添了秩序与和气。从“各自为战”到“亲如一家”,这一转变,正是南塔社区一场生动的治理实践成果。


鱼头街作为一条老街,两侧聚集了20余家餐饮门店,其特色鱼头菜肴深受食客喜爱。然而,在繁华背后,治理难题也逐渐凸显。

竞争失序。父辈经营时期,商户为抢客源“相互拉客”,导致整条街争吵、谩骂不断,邻里关系紧张。
管理缺位。缺乏有效的组织引领和协商机制,商户们“各自为战”,在价格、卫生、食材品质等方面标准不一,存在恶性循环的风险。
发展瓶颈。单打独斗的模式难以形成品牌合力,老街知名度难以提升,发展后劲不足,宝贵的“老味道”面临被淹没的危机。

面对困境,南塔社区党委通过“三步走”策略,将“支部建在街巷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筑堡垒,把“散兵”组织成“正规军”。南塔社区党委牵头召开了第一次鱼头街商户会议,引导商户们自己当家作主。会上,成立了“鱼头街商户联盟”,并由商户们自主推选出信得过的巷长和副巷长,由小区党支部委员干革命担任监督员,将治理“活水”引入“老街”。

立规矩,把“争吵”转化为“公约”。有了组织,更要有规矩。在南塔社区党委的指导下,联盟召开了第二次会议,重点围绕“如何让整条街都好起来”进行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制定了《鱼头街商户联盟公约》,核心内容就是“三统一、一公开”:
统一定价,特色菜如烧鱼嘴、烧鸡公等,明确标价,不许相互杀价,维护公平竞争。
统一标准,食材必须当天采购,确保新鲜品质,守住老街招牌的生命线。
统一门面,各商户自觉落实“门前四包”,及时打扫卫生、维护秩序,商户自发组织清扫活动26场,让整条街“有颜有面”。
价格公开,所有菜品明码标价,让顾客消费得明明白白。

优服务,把“对手”转变为“帮手”。社区党委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针对商户“希望帮忙宣传”的诉求,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资源,邀请鄂城融媒和鄂州美食推荐官为鱼头街拍摄打卡宣传片,瞬间引爆流量,让鱼头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环境好了,客人多了,在南塔社区党委的持续引导下,商户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的“互相抢生意”变成了现在的“互相借棵葱”“忙不过来时分单做”,十几位老板娘亲如姐妹,真正实现了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鱼头街的蜕变,为破解类似街巷治理难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变“旁观者”为“主心骨”。关键在于搭建平台而非大包大揽,核心是激发商户的主体意识,推动他们从“看客”转变为治理的“主角”。

化“硬约束”为“内驱力”。规矩由大家共同商议制定,将治理要求转化为内心的认同与自觉的行动,从而实现“我的街巷我做主,我的规矩我遵守”。

让“抱团暖”超越“单打难”。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发展。通过精准链接资源,让商户亲眼看到“流量变现”、亲身感受“抱团发展”的实惠,才能持续坚定其共建共治共享的决心。

鱼头街的故事证明,最动人的不仅是老街的飘香,更是其井井有条背后洋溢的共同体温情。通过有效组织、共识规则与共享成果,让“烟火气”凝聚“文明风”,走出特色街巷善治路。
|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