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区委常委、泽林镇党委书记骆志荣: 区位产业人文齐发力,“双园” 助力开新局

信息来源:泽林镇 日期:2025-04-21
  多维赋能构建 “四梁八柱” 新框架
  问:在全区聚力攻坚突破、冲刺全国百强、服务支点建设中,泽林将发挥哪些优势?
  答:泽林镇紧邻城区,江碧路、鄂州大道、新106国道、新316国道等城市主干道互联互通,武鄂高速、武黄高速、机场高速穿境而过,机场铁路专线正在推进,内畅外联的交通网越织越密‌。
  以冶金、建筑建材、采矿、轻工制造、商贸物流等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渐完善,近年招引的双杰产业园、钻马智控、中昌装配等高端制造类项目为泽林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华中地区最大的虾稻种养殖基地万亩湖,年均生产优质稻谷1400万斤、小龙虾200万斤,农业总产值达4000万元;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实现数字赋能农业焕新。
  泽林守正创新的人文“血脉”仍在赓续,我镇大山村籍辛亥志士程正瀛奋起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其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泽林的功能承载力也日趋增强,市校外活动中心、鄂城区人民医院等重要功能机构均落户泽林,特别是“园博园+灵玲野生动物园”(以下简称“双园”)项目选址在泽林更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双园” 引爆三大转型重构新版图
  问:“双园”项目对泽林镇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具体机遇?
  答:“双园”落户泽林,是泽林镇转型发展的“催化剂”。
  一是产业转型的引擎。以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泽林安身立命的支柱产业,高度的资源依赖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制约泽林新质生产力发展,而“双园”给了我们从资源依赖型乡镇向农文旅融合型乡镇转型的契机,将直接拉动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
  二是城乡融合的纽带。泽林处于鄂城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交界地带,是鄂城区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支点,“泼天的富贵”从天而降,正是“城乡结合镇”借势蝶变的最好契机。不同于过去小打小闹的环境整治,“双园”有望带来泽林镇全域、全局的变革,推动传统乡镇向城市街道转变。
  三是就业增收的平台。根据运营方灵玲集团的测算,“双园”项目预计带动就业3000余人,开园后5年内游客量突破500万人次。“双园”带来的就业平台和跨区域人流量将带动泽林新业态爆发增长,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双轮发力激活 “文旅+” 生态圈
  问:面对“双园”机遇,泽林镇将如何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答:我们正从两个维度发力。
  一是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园区建设用地,服务市新城公司高端康旅酒店建设,同步完善水电管网升级、区域雨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成果,推进泽程路、泽银路、兴业大道等农村路网改建,实现环园博园道路互联、新老街道流通。持续开展“三项改革”、疤痕治理,改造老旧小区和老街形象,向上争取将泽林镇集镇街纳入城市更新范围。
  二是激活“文旅+”效应。全力服务“双园”建设运营,在构建“园博+主题乐园+旅居酒店+文旅商业+特色餐饮”系列产业链上聚焦发力。锚定龙舟小镇目标定位,深挖泽林旱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蕴根脉,社会化举办旱龙舟文化旅游节;讲好“岳飞屯兵”“屈原故游”“辛亥志士程正瀛”等泽林故事;擦亮“泽林鱼丸”“泽林辣子鱼”等美食名片,联动锦绣吴都、露营基地构建食宿一体化品牌;串联镇域文旅资源,谋划集农耕、文化、科普、休闲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精品路线,为鄂城区“文旅+”生态圈贡献泽林力量!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