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为了为体验浓浓的年味,品尝传统美食,传承民俗文化,1月17日上午,华山村干部志愿者走进农家开展“打糍粑、送祝福、迎新春”活动,干群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糍粑声声响,民俗代代传。 打糍粑、吃糍粑是我国传统民俗,更是年味的象征。一大早便远远望见华山村李家径湾的一处农家炊烟袅袅,小院中一抹抹“志愿红”正在欢喜地忙着打糍粑,透着浓浓的年味。打糍粑的工序很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75岁高龄的李家奶奶却熟练地很。选上好的糯米、洗米、浸泡、上甑、大火蒸熟、捣融、成型,每一步都在老奶奶的指导下完成。为了能早点吃上美味的糍粑,华山村妇联主席明秀英特意提前一天向奶奶请教,将米洗净,白花花的糯米经过一个晚上的浸泡后,可以随时上甑。上甑后的糯米在旺火的蒸煮下,一会儿便开始热气腾腾,半个钟头后,浓香四溢的糯米味儿扑面而来,香味随着热气从灶间升起,弥漫到每一处角落,将年味散向湾落家家户户。
粑臼早已洗净摆放在院内,志愿者们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入粑臼后便抡着粑杠打糍粑,热闹的场面引来不少乡邻,他们自觉加入队伍帮忙。打糍粑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讲究快、准、稳、狠,需要团体合作,一气呵成,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打好后便是趁热按压成型直至冷却切块,一块块的糍粑就做好了。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为湾组的老人送去糍粑和新春祝福,祝愿老人们年年益寿、团团圆圆,将党组织的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让老人真切地感受到关爱,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华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良春介绍,春节前打糍粑、吃糍粑、闹新春的传统习俗,具有浓郁的乡村风味和民族特色,一场热热闹闹的打糍粑活动,不仅凝聚了邻里、和谐了亲情友谊,更是世世代代忘不了的浓浓年味。
下一步,华山村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让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源动力,将华山村打造成“以文兴旅、以旅促文、文旅结合”的新农村。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