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算账”的村支书
———记泽林镇成海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桥
记者郑博通讯员何泽玺
编者按:鄂城的“空港梦”离不开一个个“实干家”。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他们有着同一个身份———共产党员;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为民服务。他们用所作所为践行着面对党旗时的铮铮誓言,在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主战场上,写下共产党员的担当。从即日起,鄂城新闻版将推出栏目———鄂城党员风采,与读者共睹他们的感人事迹。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有田有地,不如有个好书记。”流传已久的顺口溜,表达着村民的渴求。
王安桥在泽林镇成海村工作已将近27个年头,在村支部书记这位置上一干就是16年。村子从过去“群众不干事,干部不管事”的落后贫困村,到现在“山美水美有项目,安居乐业无纠纷”的先进村。老百姓举起大拇指,对王安桥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
他好在哪?好在会“算账”。会算经济账亿元项目助推扶贫
“必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钱了腰杆子才硬,才能真正给老百姓谋福利。”
这些年,成海村先后成立了思成农民合作社、梅庄园合作社、金堂新园合作社等10个农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年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
今年,成海村又招来了“金龟婿”———占地1370亩,投资总额达5亿元的华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刚开始,村里17家养鱼大户抵触情绪很强。他们年收入很高,规模最大的那家每年能挣70余万元。要征走鱼塘,他们跳起来反对,千方百计干扰项目进展。但王书记的一笔集体账,算得他们心服口服。“全村837户农民,就你们17户能挣钱,剩下的820户的脱贫致富怎么办?如果因为你们17户拉大家奔小康的后腿,你们赔得起吗?”
算清了集体脱贫致富的这笔大账,“算账先生”王安桥又亲自入湾入户,为村民一家家算“小账”。青苗费怎么算,承包费怎么算,能解决多少人就业,是租地划算还卖地划算……一笔笔、一项项,王安桥仔仔细细地算给群众听,有时候一直算到深夜。灯光将他的身影印在农家墙上,也深深印入老百姓的心中。
会算民生账万资金花在刀刃上
“其实我也没多大能耐,只是群众说要修水泥路,咱就鼓起劲来修路;群众说要修当家塘,咱就甩开膀子修塘。老百姓当总指挥,村干部只管实实在在干活。”当问到王安桥的工作法时,他如此笼统地回答。但翻开他厚厚的“账本”,村务资金管理却精细得令人佩服。
自从他当上村支书,不仅还清了村委会遗留债务160万元,还通过群众集资、企业捐款、政府扶持等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共计2000余万。这2000万资金,一分一厘都用在了刀刃上。
新建2层楼的党员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村级卫生室1栋,修建村、组公路22条,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对成海小学进行全面装修,新建3座承载量达30吨的桥梁,修缮改造当家塘16口,新建7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3年组织村民植树造林2万8千多株,资助多名孤儿上学……
些许小事,不一定能名留青史,但群众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5月17日,家住成海村的大学生王巧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党和政府扶贫改善了她家的生活。
这几页纸,千言书,虽微薄,却是王安桥书记厚厚的“民生账本”里最真实的“发票”。
会算政治账“两学一做”的行动派
“我们村得过最多的奖就是‘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个人得过最大的奖就是市委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每当谈起党建,王安桥便不再那么谦虚,他神采奕奕、如数家珍般地展示成海村党支部的累累“硕果”。
他生动形象地教育党员干部“学习不是晒被子,不能看天气,更不能看心情”;在“做”上,他始终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为了整治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打造党的“战斗堡垒”,他坚持的原则就是“对于那些‘有他没他一个样’的干部应该把位置腾出来;对于‘村里离了他就不能运转’的干部就应该提拔重用。”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主动与作风不实、怕担当不作为的村干部谈心谈话,劝其把位置留给有能力的人干。而他自己,主动放弃调入镇机关工作的机会,把双脚深深地扎在成海村的泥土里。
茶余饭后,有人跟王安桥开玩笑说:“王书记,都说你会算账。95年你当水泥厂厂长的时候一天就能赚3万块,每天七八十辆货车浩浩荡荡地开出你的厂,那是多么威风。你放着厂长不做,却跑去当村支书,几十万存款没了不说,人还比以前累得多。千算万算,你自己这笔账可是算得亏大了!”
王安桥哈哈地笑起来,他心里明白,“为自己算账的人,不是共产党员!”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