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吴都,武昌鱼跃
浩荡长江连绵壮阔
三国古都文明厚重
鄂州这片土地早已成为一枚
繁华灿烂的文化符号
生活在鄂州的人们也继承了
活力灵动、挥洒自如的运动基因
伴随着省中运会、
华中首届低空飞行节
武昌鱼文化旅游节等
文体活动的陆续开展
鄂州市民的文体运动热情
逐渐高涨
对鄂州传统文化也有了
更深的了解
近期,又有一个国家级赛事
落户鄂州
“武昌鱼杯”2023年
全国毽球锦标赛
将于10月14日至18日在鄂州
隆重拉开序幕!
这是我国毽球竞赛
级别最高的赛事
也将是
尽展鄂州城市风采的舞台
毽球是什么?
它与鄂州有何渊源?
本届比赛包含哪些精巧设计?
小编带您详解“毽球”与“鄂州”
不得不说的故事——
“毽球”这项运动,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其实“毽球”也可称为“踢毽子”的升级版,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毽球则是从民间的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在毽子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鄂州江畔的码头边,就有不少工人开启了简化版的“毽球运动”。
他们在空闲时间,会将绳子系在拉货的三轮车上,以绳代网,通常每边两到三人、隔网对踢,以毽球落地为败。这些简单又趣味性十足的运动,为当时的码头工人,提供了难得的休闲。
1984年春,原国家体委将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倡导下,毽球运动在湖北也广泛开展,鄂州也相继组织了各种类型的毽球比赛,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
鄂州毽球运动员们,也凭借强劲的实力,在各大毽球比赛中屡获佳绩。
本次全国毽球锦标赛是首次来到鄂州,也希望将鲜明的地域风韵呈现给每一位选手,经过多轮讨论,最终确定以“武昌鱼杯”为名。
踢毽子始源于汉代,而鄂州的武昌鱼,在汉末之前就已是颇负盛名的楚地特产,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大诗人、文学家,都曾为武昌鱼赋诗。
如今的武昌鱼,更是鄂州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2023年8月,继获得“中国武昌鱼美食之乡”后,鄂州又获得“中国武昌鱼之乡”国家级荣誉称号。
本次“武昌鱼杯”全国毽球锦标赛,也希望以跃动的武昌鱼文化,激励参赛选手们踏浪而上、鱼跃龙门。
△ 2023年全国毽球锦标赛LOGO
千百年来
鄂州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答卷
这里是吴王孙权的建都之城
这里是钢筋铁骨的工业重镇
这里是振翅腾飞的空港新城
如今更是新时代的活力之城
45支代表队,近500名选手
正向鄂州集结
10月14日至18日
武昌鱼杯2023年全国毽球锦标赛
即将踢响!
精彩不断,赶紧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