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道德讲堂传递社会正能量
信息来源:鄂城区政府网
日期:2014-08-27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我
区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宣传栏20个,摆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桌牌3000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工具,寻找各类典型人物,推介表彰了10名“最美鄂城人”、20名“道德模范”、30名“美德少年”、40名“好媳妇好婆婆”、50名“好邻里”。鄂城新区在集镇中心制作了100多平方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成为集镇的宣传靓点。花湖新区、碧石渡镇中心社区、汀祖镇中心社区和多家农村文化中心,鄂城新区池湖社区、梁家湾,泽林镇楼下村福盛社区,杜山镇东港社区、路口社区,长港镇峒山社区,充分利用社区黑板报、壁报栏、宣传栏等载体,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孝道和敬老风尚、倡导文明新风有机结合起来。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我
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人的素质放在首位。全区设立80个道德讲堂,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开展诵古书经典、讲典型故事、看教育短片、党员干部谈感受等活动,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徐炳林、赵建军、余福祥、何少卿等一批道德模范,在道德讲堂这个有限的空间里为全区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截至目前,全区举办道德讲堂200余次,受到启迪和教诲的干部群众达6000多人。全区在107个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组建107个乡风文明理事会、1281个乡风文明理事分会,印发《乡风文明倡议书》、《家庭环境卫生标准》30万份,《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资料》12万份,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册。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2459户,“十星”率达16%,参评率达96%以上。“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夯实了农村精神文明载体,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在教育引导提升素质中,突出青少年礼仪教育,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诵读活动。
同时,注重道德实践,积极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理念,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区法院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入万户建万格”活动,干警与党员群众交心谈心,收集群众利益诉求,筹措资金5万元,为结对帮扶村及特困群众解燃眉之急。女法官们走进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为他们送去价值近万元的食品、书籍和日用品,让孤残儿童感受到了法官妈妈的温暖和关爱。区公安分局志愿团队争取中央电视台与国家阳光购物集团发放的30万元资助金,建成“幸福图书馆”,志愿团队策划编排的“保护江豚”公益宣传活动走向了“全国环保公益嘉年华”和“全国第二届公益慈善展览会”现场,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全区成立100多个志愿服务小组,2000多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全区,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使全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