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鄂城区召开2023年全区工业技改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夏鑫主持会议并讲话,省经信厅综合处处长刘良博受邀作辅导报告。
刘良博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新高地勇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楚篇章的急先锋》为题,围绕“传承期火、接续奋斗:工业大省的历史荣光照耀荆楚;察形辨势、奋起直追:产业变革的时代大潮汹涌澎湃;坚定自信、奋发图强:九州通衢的综合优势弥足珍贵;夙兴夜寐、奋勇争先:建成支点的殷殷嘱托厚望如山;敢闯敢干、奋楫笃行:港城崛起的使命任务重若千钧”等五个方面对工业经济发展作了深入讲解。他指出,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鄂城区要抢抓武汉新城和鄂州花湖机场两大历史机遇,强化改旧育新,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展现更大作为;强化供应链思维,在发挥枢纽功能上展现更大作为;强化融圈入群,在深度对接武汉上展现更大作为;强化锻长补短,在做强优势产业上展现更大作为。大家一致认为,整场报告主旨鲜明、重点突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鄂城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会议指出
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61亿元,同比增幅110.64%,增速全市第一。成绩来之不易,但是还存在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不大、投入产出不高、优质项目不多、推进力度不够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看到成绩、正视差距,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凝聚深化工业技改、推动“三换”的思想共识,紧紧围绕省“51020”和市“157”产业体系,积极构建“133”产业集群,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技改升级,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着力优存量、培增量、谋变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打造全域空港经济引领者、区域供应链管理中心和总部经济集聚区提供坚强支撑。
会议强调
要创新深化工业技改、推动“三换”的工作举措。
在技术改造提升上加力提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亩均效益,推进智能制造,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在企业全面创新上加力提速,坚持市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引进培育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助推企业股改上市,实现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加力提速,聚焦产业新赛道和“专精特新”方向,扶持壮大低碳冶金、管材、光电子和临空偏好重点产业,针对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生态圈和价值生态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要求
要增强深化工业技改、推动“三换”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督导调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要优政策,全面宣传贯彻惠企政策,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做到政策兑现快、执行好、调整准,让政策真正发挥助推企业稳健运行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要优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协作机制、考核机制,搭建沟通合作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协调打通企业技改各个环节。
要优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主动靠前服务,强化业务指导,做好银企对接,着力解决资金、土地、人才要保障难题。
要优环境,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理念,当好“金牌店小二”,营造关心关爱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保持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高地。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会上,通报了鄂城区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解读国家、省、市、区技改政策。欧冶链金(湖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湖北鄂州长江容器机械、湖北惠真源药械有限公司、武汉特普生传感器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作交流发言。与会企业集中观看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低碳工厂宣传片。
全区176家规上企业负责人,区领导洪松、王端杰,区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行政主职、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