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年销量上百万斤,省级良种场在鄂州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日期:2022-04-22

仲春时节,晚风肆意地从水面上吹来,拂起涟漪。夕阳为虾田的点点波纹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让人对“波光粼粼”四个字有了实感。

虾农张家生撑着一只小船,在虾田里忙碌。只见他提着虾笼用力一抖,小龙虾尽数落入框中活跃起来,挥舞着红褐色的大钳子张牙舞爪,活力十足。

这里是鄂城区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良种场,它不仅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之一,而且是省级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良种场。每年,有上百万斤小龙虾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畅销全国,一虾难求

3月30日凌晨三点,万亩湖小龙虾种苗销售处车水马龙,数万斤虾苗被捞起、装箱、上秤、进车……热闹才刚刚开始。

“80斤虾苗我给你记上了,商品虾秤过没有?一共多少斤?”养殖大户高彭保头戴探照灯,正在清点小龙虾数量。

春夏之交是小龙虾苗交易旺季,3月5日,万亩湖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市。“因为去年冬天是个暖冬,气温较高,所以今年虾苗开市时间比以往早了半个多月。”万亩湖农场党支部副书记程建中说。

万亩湖的虾苗主要销往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及全省各市州,深受各地养殖户青睐。

一辆车牌号“皖”字开头的恒温车里,几十框虾苗堆得高高的,成千上万的小龙虾在胶框里谋划着怎样“逃出生天”,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这辆车是安徽养殖大户嵇明宝的,最近一个星期他每天都亲自来挑选虾苗。“这儿的虾苗存活率高、品质好,我们已经合作四年多时间。今天本来说好要给我两车的,但是他们虾苗太俏了,只分给我一车。”

天气越来越热,养殖户们都在抢时间投放虾苗,以免错过培育虾苗的黄金季节。万亩湖的虾苗定价在10-11元/斤,比市面上别的虾苗略贵,但仍然供不应求。

“你看,刚刚又有安徽升金湖的老板在找我下订单。”高彭保点开客户催单的微信语音,向嵇明宝说道。

养虾二十多年的虾农王月容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谁让我们万亩湖的虾苗是出了名的好呢?以前我自己养虾子没人要,自从跟着合作社学技术,每亩虾田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王月容笑着说。

凌晨五点,天光熹微。虾农们收拾好胶框,哼着小调,开着小三轮,准备回家睡个回笼觉,热闹的销售处也渐渐恢复平静。

好虾苗,源自好技术

万亩湖虾苗色泽光亮品相好,养出来的小龙虾个大肥美活力足,不少养殖户点名只要万亩湖的虾苗。

“有的养殖户会安排人在高速公路出口等着,查验高速公路收费票据,看汽车是不是从鄂州上高速的,确认是我们合作社的虾苗才放心。”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卫东说。

万亩湖的虾苗畅销全国,得益于虾稻共生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利用水稻收割后稻田的空窗期开展养殖,不仅有助于提升稻田的整体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小龙虾的养殖成本。

“稻田里的杂草、害虫都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小龙虾的代谢物又是水稻的有机肥,能够省去除草剂、杀虫剂以及肥料,在这种条件下生长出的水稻品质也会更高。”张卫东解释道。

自2012年起,湖北省小龙虾餐饮业呈井喷态势,带动小龙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省水产部门四处寻找优质虾苗繁育基地,万亩湖进入视野,这里制定的《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规范》,最终成为省级养殖标准。

有了技术支撑,虾苗存活率步步攀升,已达到95%以上。2019年,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如今,合作社从最初的8人,已增长至近300户;虾稻共生面积发展到核心区5000亩、示范区6680亩,其中小龙虾年产值3600万元左右,稻谷年产值1600万元左右。

近年来,虾稻共生养殖模式在全国迅速扩张,万亩湖虾苗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为了提升竞争力,合作社正在推广“繁养分离”新模式。

即将20%-30%的虾田用于培育虾苗,剩下70%左右的虾田养殖商品虾,让社员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合作社也在想办法通过农旅融合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打算从316国道修一条路直通养殖基地,吸引游客观光、品虾、垂钓,让万亩湖虾苗品牌深入人心。”合作社负责人余国清说。

转自这里是鄂州

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28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1号    网站标识:4207040001
主办单位:鄂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7-60896105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明塘路7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