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普通高中2所,中小学105所(含特殊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32所,民办幼儿园122所。全区在校学生66669人(高中2958人、中小学63711人),在园幼儿20811人。全区现有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5所;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1个,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所,省体育菁英培养基地1个,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4所,省级平安校园4所,省级文明单位10个,省级温馨校园1所,中小学共获省以上各种集体荣誉500余项。全区中小学现有教职工3555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市级名师8人、名校长4人、学科带头人67人、骨干教师90人。近年来,鄂城区以建设体育强区为目标,以开展群体活动为主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身赛事日益活跃,先后多次承办全省全国多项重大体育赛事。
2.交通
鄂城区拥有“江湖海直通、水铁空联运”的优势,是鄂东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处于长江流域“得中”地位,东去上海,西上重庆,水路距离都在1100公里左右。万里长江依区而过,境内江岸线长达94.8公里,有大小港口5座,江海直达,常年可泊5000吨级轮船。106国道纵贯城区南北,武(昌)九(江)铁路、316国道和宜(昌)黄(石)一级公路三线并行,横穿鄂城区东西。鄂咸高速、武阳高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正在兴建鄂州花湖机场高速二期、新106国道改建工程,也进一步缩短了鄂城与武汉、黄石共同的距离,同时更加缩短了武鄂黄黄的时空距离。正在规划建设的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三横三纵”项目,涉及鄂城区的“三横两纵”(“横一”:吴楚大道鄂城段,“横二”:S120+S257铁东线段,“横三”:武黄高速鄂州段和城市快速路S348等,“纵二”:G106鄂黄大桥至黄石铁山段,“纵三”:黄鄂黄快速通道鄂州段)。
3.科技
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127家,同比增长135%;建有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45家,2022年新增2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临床医学中心、7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新增3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星创天地;新增2家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成功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新挂牌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武汉工程大学共建青天湖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共建湖北特色种业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打造武昌鱼原种基地,与中南民族大学共建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栽培基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8.71%,专利授权903项。
4.旅游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城区为湘鄂西片区、湘鄂赣片区。
2022年,鄂城区评选出“六条精品旅游线路”、“老鄂城十道菜”、“鄂城区十大名小吃”、“鄂城区十大民宿”。
鄂城区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历史文化溯源旅游线路、非遗文化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休闲乡村旅游线路、徒步运动旅游线路、快意山水旅游线路。
老鄂城十道菜:清蒸武昌鱼、老鄂城鱼丸(泽林鱼丸)、莲藕排骨汤、荷叶粉蒸肉、三山湖饭蒸鱼、酥鳞武昌鱼、白雉山土鸡汤、汀祖红烧土猪肉、老鄂城汽水肉、老鄂城全家福。
鄂城区十大名小吃:手工绿豆粑、东坡饼、濠塘麻辣烫、巷深深小笼包、佘氏葱油饼、鳡鱼圆子、老四栋杂酱面、缸子汽水肉、兆丰年腰子粉、雅慧鸭脖。
鄂城区十大民宿:鸿峒山庄、拾乐园·花溪酒店、峒山华美创意园、睿峰山庄、锦绣吴都山庄、枸骨生态园、四峰山生态农庄、东港明天农业生态园、汀祖木溪咖啡民宿、洪林生态园。
5.社会保障
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09%,发放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金7344.07万元。全区城市低保620元/月,农村低保540元/月,城市特困供养1240元/月,农村特困供养1080元/月,全年发放资金707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0.9万人,全年发放8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高龄津贴10874人,1380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29.74万余人,同时通过分类资助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特殊群体人员应保尽保,全年共审核发放医疗救助金784.02万元,累计救助达7939人次。全区采购保障性租赁住房252套,累计投资11176.3289万元。